標籤彙整: 雲林前世今生

僵化思想是造成命運的凶手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 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奈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裡,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

 
牠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意,好像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

 
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游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裡最懦弱的魚,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為什麼,它怕痛。

 
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服卻捨不得穿,鄭重的供奉在衣櫃裡;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時了。所以,你就這樣跟它錯過了。

 
你也曾經買了一塊漂亮的蛋糕卻捨不得吃,鄭重的把它供奉在冰箱裡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期了。所以,你也這樣與它錯過了。

 
沒有在最喜歡的時候穿上的衣服,沒有在最可口的時候品嚐的蛋糕,就像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遺憾。

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鄭重的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實行,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一如那件過時的衣服,一如那塊過期的蛋糕。

 
起初 我想進大學 想的要死

隨後 我巴不得大學趕快畢業

接著 我想結婚 想有小孩 想的要死

再來 我又巴望小孩快點長大 好讓我回去上班

之後 我每天想著退休 想的要死

現在 我真的快死了

忽然間 我突然明白了

我忘了真正去活              

 
融入生活 ~ 活在當下 ~ 加油!

在知識網發現不錯的回答,引用給大家分享!

引用出處: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10411534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譯:飲酒作樂要盡情歡歌,人生能有多久?像晨露見陽光就乾沒,逝去的時日苦於太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譯:心情振奮而激昂慷慨,憂思難忘啊久占心窩。煩悶的憂思怎樣解脫,唯有狂飲美酒強作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譯:「穿著青領服飾的賢才,長久地牽掛著我的心。」只是為思念你的緣故,我低聲吟詠此詩直到如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譯:「鹿群於荒野呦呦共鳴,悠然而自得聚食艾蒿。尊貴的客人光臨舍下,我奏瑟吹笙熱情歡迎。」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譯:高空懸掛的那輪明月,何時才能將你摘取呵?我心中壓抑著的憂思,不能斷絕不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譯:翻山越嶺遠道來賓客,有勞尊駕專程探望我。久別重逢共飲宴敘談,回憶往日情誼似長河。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譯:明月燦爛星星微爍,眼望烏鵲向南飛去。繞樹盤旋一圈又一圈,哪個枝頭可作為依託。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譯:堆積土石山嶺拔天高,匯集細流海水深難測。像周公那樣禮待賢士,天下人心都歸附於我。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譯:周的西伯姬昌心中有著神聖的品德。因此當天下分作三份時,他便擁有其中的兩份。

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譯:他定時的到京中朝貢,恪守臣子的節義而不超越。後來因為崇侯向紂王進讒言,因此將他抓了起來囚禁在羑里。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譯:後來放歸回到周原,並賞賜斧鉞給他,使他得以繼續征戰。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譯:這一點就被孔子所讚賞,說他德行皆備,但仍然恃奉殷商,因而傳為美談。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譯:齊桓公的功績,為五霸中的第一位。 九次招集諸侯,匡正周室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譯:匡正周室天下的原因,卻不是因為動用刀兵、戰車。而是因為他做事正當而不耍詭計,因而他的德行遠播。

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譯:孔子因而有所感歎,將他與管仲的事蹟並稱,而百姓皆受過他們的恩惠。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譯:周天子因而賜予祭肉,准許他不必下階拜謝。齊桓公不敢如此,在形式上仍維持了禮法和周天子的威嚴。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譯:晉文公也是五霸之ㄧ,他恭敬的侍奉周天子。因此被賞賜圭瓚、秬鬯、彤弓這些東西,以及弓矢千枝、虎賁軍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譯:從此威望高于諸侯,軍隊也以他為尊,四方蠻夷聽到這樣的事,都說他與齊桓公相當。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譯:在河陽的諸侯大會時,詐稱周天子的旨意,所以聽到的都是晉文公的名字。

 

分床.分房.分居.分離,新的婚姻生活!

文◎劉墉

一家人去多倫多旅行。由於是四個人,所以要求旅館安排兩間相鄰,又「有門相通」的房間。旅館櫃台小姐說:「啊!找到了,不過一間是二個小床,一間是一個大床,公公帶孫女各睡一個小床,你們夫妻只好睡一個大床了。」

笑笑:「對不起!行嗎?」「當然行,為什麼說對不起?」我好奇地問。「噢!你們不在乎就成了。」小姐把鑰匙交給我:「因為很多夫妻是不願意同床睡覺的。」「真的啊!」「是啊!」小姐笑得很有意思:「你不知道嗎?愈是有錢人,愈會分床睡;再有錢,他們就分房睡了。」「如果更有錢呢?」我促狹地問。「就離婚了」

● 在紐約,我常去長島的一個大植物園玩,那植物園本來是位富豪的家,占地四百多英畝,除了有各式各樣的花房、花圃、游泳池,還有棟像古堡的豪宅CoeHall。豪宅定時開放,並有導遊解說。

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裡面寬敞的大廳和書房,卻是當年男女主人的臥室。臥室是分開的,各占據古堡二樓的一角。記得導遊在解說時,有遊客問:「他們為什麼距離這麼遠?好像不常在一起的樣子。」

導遊一笑:「是啊!你不知道嗎?那時候,中午以前,女主人是不出現的。她在自己的臥室裡用早餐、化妝、穿衣服。」接著在腰際比了比:「那時候貴族女人都穿束身的衣服,一定要由女僕幫忙,把腰束好,才能下樓。因為這麼麻煩,所以男女主人的臥室不得不分開,免得彼此不方便。」

● 在《新新聞》上看到劉黎兒的文章〈親愛的,我也要有自己的荷包〉。文章寫日本年輕一代,不再像老一輩,夫妻共用一個帳戶,如今百分之四十的家庭是「兩個荷包」;收入較高的夫妻,夫妻分帳的甚至高達一半。

這是因為女人經濟比較獨立,兩人各有各的價值觀,以及對婚姻不確定感,在結合的同時,也要保持分手的自由。

其中一段寫得很妙?「其實不僅是荷包,連床或臥室也都是兩個,像宮本說:『我不喜歡和妻子同一房間睡覺,我睡前喜歡看書,看DVD,想要有點自由,如果真的持續同床,我們早就離婚了。』

● 他這話讓我想起一個「空中飛人」的朋友。

雖然丈夫半年在台、半年在美,兩夫妻卻更恩愛,好幾次被朋友撞見,兩口子拉著手在街上。「我啊!幸虧半年不在家,要不然,早跟不上時代了。」有一天,那丈夫對我說,看我不解,他補充:「我不在家的時候,因為一個人,晚上總是坐在床上看書,想到事情,就跳下床打電腦、上網,你想想,如果在家,行嗎?我跳下床,能不吵到她?我看書,能不影響她嗎?」

得意地笑笑:「所以,我今天事業的成功,得感謝這種生活方式,使我能不斷充實。我今天的婚姻成功,也得感謝這種生活方式,使我們兩口子總能小別勝新婚。」

● 他這番話,我早有感觸。

因為自從前年搬家,房子大些,使我的岳父岳母能各有各的房間,他們就變得更恩愛了。過去,岳母總怨岳父愛整夜聽收音機,有一回廣播劇裡的人大喊:「失火了!失火了!」甚至把她驚醒,跳下床往外跑。

而今好了,一個睡樓上,一個住樓下,各有各的空間、各有各的浴室,甚至各有各的收藏與擺飾。每天看他們早上相遇,彼此都好像眼睛一亮。

@梁實秋與韓菁青在世時也一樣,那時候他們住忠孝東路的一棟大房子。

兩人的臥室一北一南,中間是客廳和書房。記得我那時候好奇地問哪有夫妻不同臥室的?梁教授一笑:「她啊!不過中午不起,不到夜裡兩點不睡,我則是天不亮就起。現在分開睡多好?

早上她睡覺。安安靜靜,我可以專心寫作;晚上我早早睡了,她正好約朋友吃消夜、聊天。」我開玩笑地問:「如果她要您一塊兒吃消夜,怎麼辦?您去還是不去?」「去!去!當然去!」梁教授大笑了起來:「我接著請她那票夜貓子朋友吃早點。」

 

● 常覺得人生好像日出與日落,怎麼昇起,就怎麼落下。

想想,小時候我們獨自睡一個小床,後來交了朋友、談了戀愛,沒結婚(同居)前還是一個人睡,只是常常約會。然後,我們成了家,睡在一張床,火旺的時候,總做愛做的事,做完了,就相擁著睡去。漸漸地,火消了。彼此在婚前的個性,逐漸不再隱藏。

男人老了,攝護腺肥大,愈來愈愛夜裡起床;偏偏女人也到更年期,睡不實,一點動靜就會驚醒。於是有些夫妻,就分床,甚至分房了,回復到年輕時約會的樣子。

再過許多年,太陽落到地平線,一個人先走了,獨自去睡他那張冷冷的床;沒走的這個,若不再婚,也回到單身的歲月。就算不分床、不分房,又有哪對夫妻,能不終於分居?只是不知,來生會不會?
 

請問基督徒可以接受催眠嗎?

人的困擾大部份是由心靈問題所引起的,因此從心靈方面去處理當然會比較洽當,也比較快速!如果從生理上去吃藥治療,那也只是治標,效果當然不會很好,尤其是一些情緒上的問題,更加必須從心靈上著手,即所謂的心病還要心藥醫。

催眠在歐美很流行,而歐美也是基督教盛行的地方,他們大都藉由催眠來解決心理方面的困擾,所以沒有妳擔心的問題存在,而且催眠中有時候會出現天使,也許上帝會主動釋放訊息,或者我也會引導個案去見上帝。

會有衝突的地方在於前世回溯,基督教的教義是說人是由上帝所創造沒有前世,但有些個案卻自己回到前世,好像跟基督教的教義相違背?就像前世今生的作者-魏斯博士,因為幫他的病患催眠到前世以後,本來是信仰基督教的,後來就改信因果輪迴的佛教了!但是現在的基督教,好像也慢慢相信人有前世的說法了!若妳不想碰觸到這個問題,那就以溝通為主,不一定要回溯到前世。

研究:聰明的小孩長大後較可能變成素食主義者

研究:聰明的小孩長大後較可能變成素食主義者

路透社 更新日期: 2006/12/15 20:06

路透倫敦電—根據周五公佈的研究報告,智商較高的小孩較有可能在長大後變成素食主義者。

英國針對現年30歲、曾在10歲時測過智商的8,000多名男女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智商越高,越有可能成為素食主義。

「小的時候比較聰明,到了30歲顯然還保有那份聰明的人,較不那麼聰明的人更有可能在30歲時說自己是素食主義,」英格蘭南安普敦大學流行病學家蓋爾(Dr Catherine Gale)博士說。

她補充說,這項發現和其他研究的成果一致,顯示出較聰明的人傾向於更健康的飲食,運動也做得比較多。這項研究公佈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線上版。

研究發現,智商分數每上升15點,成為素食者的可能性就上升38%。即使是將社會階層和教育等因素列入考量,智商與素食的連結還是不變。

研究中超過33%的男女描述自己為素食主義者,但稱他們食用白肉和魚。只有略超過4%的人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2.5%的人嚴守素食主義,完全不食用動物製品,包括蛋和乳製品。(完)

–編譯 林雨蒨;審校 劉瑞芬

報章雜誌常見有關心理學的定律

報章雜誌常見的定律∼
 
柏金森定律Parkinson theory
 
開始成長的團體─人員增加、辦公室加大、使用設備添設更新後─也開始降低整體成效。
原來的工作被細分為更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員來處理,中間階級變多了,相關單位變多了,需要開的會變多了。然而,會議的結論變多了,團體的目標也模糊了。

 

80/20定律
 
義大利經濟學者Pareto(即經濟學派瑞圖最佳境界Pareto optimality的發明者)所發現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而這是可預測的事實
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他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都見到這種現象
典型的模式顯示,百分之八十的產出,來自於百分之二十的產入;
                百分之八十的結果,歸結於百分之二十的原因;
                百分之八十的成績,歸功於百分之二十的努力
               
也就是大部分的努力,是與成果無關的。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Edward A. Murphy於1949年發明,他是愛德華空軍基地的工程師。他發現同仁總是會把加速計的固定器裝反,因而脫口而出他的觀察。這句名言被受試者在記者會上引述,很快在航太工程研究者之間散播開來,並陸續有人加上新的法則。直到1958年,「莫非定律」正式被列入韋氏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簡單來說,錯誤是世界的一部份
 

零合遊戲zero-sum game
 
經濟學博奕理論(Game theory)中的概念,在兩人遊戲裡有輸有贏,勝者全拿,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遊戲的總成績永遠是零,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從個人到國家,從政治到經濟,似乎無不驗證了世界正是一個巨大的“零和遊戲”場。

 

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 theory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經濟上則產生"外部性"效果。

 

路徑依賴
 
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某一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好的路徑會起到正回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飛輪效應而進入良性迴圈;不好的路徑會起到負反饋的作用,就如厄運迴圈,可能會被鎖定在某種低層次狀態下。

 

刺蝟法則Hedgehog's law
 
兩隻困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刺得對方怎麼也睡不舒服。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又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體溫又不至於被扎。
“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領導者要學會運用“刺蝟”法則,保持與下屬適當的關係,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把自己混同於下屬,彼此不分。

 

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州引起一場龍捲風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蝴蝶效應”反映了混沌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徵: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
經典動力學的傳統觀點認為: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對未來狀態所造成的差別也是很微小的。可混沌理論向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心理學名詞,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羅聖索爾(Robert Rosenthal)與傑柯布森(Jacobson)兩人於1968年所作的研究而來。他們對學校裡一群6∼12歲的兒童做智商測驗,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告訴老師們實驗組的孩子們智商比較高,老師因此設計較為艱難的課程給這些智商比較高的孩子,也花比較多的時間回答孩子們的問題,教學更為認真。一年後這些孩子的智商分數果然都增加。
這說 明了 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堂表現,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方法,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智商也真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環。

 

月暈效應Halo effect
 
所謂以偏蓋全,就是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評價遠遠高於他實際的表現,反之,一個人表現不好的時候,別人眼中所認為的差勁程度,也會遠大於他真正差勁的表現。

 

斯德哥爾摩症侯群
 
其特徵是認知扭曲,致使處於人質地位的受害人及其扣押者之間產生相互認同。這種關係是人類求生天性的表現,有助於受害人適應困境。
 

 

認識精神分裂病

 

文:吳宗祐   八里療養院 臨床心理師

小王自從升上高三之後,成績每下愈況,每天一回家便躲在房間裡不出來,而且幾乎很少跟父母說話,也越來越少與朋友聯絡。一開始王媽媽以為小王是因為升學壓力太大,而出現暫時不適應的情況,豈料小王的狀況每下愈況,鎮日神情怪異,自笑自語,甚至好幾天不洗澡。某天晚上吃完晚飯後,小王竟然像突然發狂似的,脫光衣服在家裡跑來跑去,並聲稱看到閻羅王要奪取他的性命,而父母便是牛頭馬面,於是便拿起菜刀想要追殺父母。最後,在一團混亂當中,小王被送入醫院急診,經精神科醫師診斷的結果是:「精神分裂病」。

什麼是精神分裂病?

精神分裂病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一般來說,十五歲到二十歲是最常發病的年齡。它主要的症狀包括思考、知覺、情感、行為等多方面之廣泛障礙。在發病之初,病人可能出現成績或工作表現一落千丈、社交退縮、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等前兆,就如以上小王一開始出現的徵兆,這叫「潛伏期」。在潛伏期階段,若未予以適當的處置,病情便會更加惡化,而衍生出幻覺 (看到或聽到一些不存在到的刺激)、妄想 (腦海中堅信一個不合理、脫離現實的信念)、語無倫次、行為怪異等症狀,就如同上述小王發病時的表現,這稱之為「活躍期」。許多家屬因為缺乏對精神分裂病的認識,往往錯過了「潛伏期」的警訊,而一但到了「活躍期」時,病人多半已處在嚴重的發病狀態中了。

由於精神分裂病的症狀相當特異且戲劇化,所以早期常被認為是「中邪」或「妖怪附身」,或被冠上「瘋子」的稱號。時至今日,經過精神醫學的不斷研究,已指出精神分裂病也是疾病的一種,有其腦結構或生物化學的病因,更可能有其遺傳基礎,可透過適當的藥物來加以治療。若病人與家屬皆能配合醫囑,用心投入治療計畫,病人對疾病與環境的適應能力應能慢慢好轉。

如何照顧罹患精神分裂病的家人?

身為精神分裂病患者的家屬,在照顧病人時,有下列幾點必須注意。

(一)一有前兆,馬上治療。
精神分裂病的患者在發病或復發初期,常有許多前兆顯現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前兆在前面已有提及;身為家屬,應提高警覺,一發現徵兆,立即送醫治療,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二)配合醫囑,充分溝通。
目前對精神分裂病的治療,已發展出許多有效的抗精神病劑。為防止症狀再度惡化,許多病患必需長期服藥。然而,許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會拒絕吃藥,究其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點。第一、許多藥物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如眼球上吊、流口水、肌肉僵硬、顫抖等);第二、每日服藥太麻煩;第三、吃藥象徵病人的角色。這些原因並非無法解決。針對第一點,家屬可協同病人向醫生反應副作用的問題,一起討論是否換藥或是否加開解藥之問題,目前精神科有許多解藥可用來處理副作用之問題,以減緩病人因服藥所造成的不適。針對第二點,通常每天必須服用的是口服藥,若對病人不太方便,可建議醫師改用長效針劑,每隔幾周施打一次,便可同樣達到治療效果。針對第三點,家屬可向病人解釋:「精神分裂病是一種疾病,就像心臟病、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樣,患者必須按時服藥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同理,精神分裂病的患者也必須按時服藥才能維持心理健康。」這種類比的建議方式,通常對病人很有說服力。

(三)疏處情緒,提供支持。
    精神分裂病患者的挫折因應能力通常較正常人差,因此在面對較大的生活壓力時,便可能造成惡化,因而不能承擔太大的工作任務。正因如此,許多精神分裂病患者對自己缺乏自信,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對家人不僅沒有貢獻反而拖累家人。另有許多病患生活懶散,鎮日在家中閒晃睡覺,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還有些病患害怕面對世人的眼光,而不敢重新面對社會。更有些病患期望自己的心智功能能夠回復到病前的水準,結果發現事與願違,而造成更大的挫折感。

針對這些心理問題,家屬在一開始時,應盡量減少病人的心理負擔,同時也不要對病人有太高的期望;隨著病人功能的慢慢好轉,家屬才漸漸提高期望;倘若病人不斷比較自己在病前與病後功能之差異,而心生挫折,家屬可鼓勵病人改變比較的基準,比較剛發病時和目前康復狀況的差異,以營造進步的感覺。其次,病人的病況好轉,不見得代表病人的症狀完全消失,倘若病人有殘存的症狀出現,家屬不宜大加指責,而應以較寬容的態度來接納病人的病情。此處的接納,並不代表縱容。為了鼓勵病人表現出較多的適應性行為並減少不適應性行為,家屬可與病人共同訂立行為約定,規範哪些行為是「適應性行為」(如與人互動、協助家務等),可加以鼓勵,哪些行為是「不適應性行為」(如隨意大小便、喧鬧、亂打電話騷擾別人等),應加以警惕。再者,為鼓勵病人循序漸進地進入社會,以減少心理障礙,家屬可以讓病人在謀職之前,先經歷醫療機構的日間留院病房、社區復健中心、或私人復健機構 (如台北縣的心橋工作坊等),待適應之後,再投入職場與社會環境中。家屬也可以將家中許多壓力較小的家事 (如掃地、清洗廁所等),委由病患處理,讓病患自覺對家裡有貢獻,以提升其自信心與自我效能感。

最後,精神分裂病患的安置與復健,應由醫療人員、家屬、與病人三者合作完成,缺一不可。另外,家屬在照顧病患的過程中,勢必嘗盡各種艱辛的滋味;許多家屬奮不顧身地照料病患,卻沒想到自己也需要得到支持與肯定。倘若家屬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或挫折,可隨時向醫院的精神科醫師、社工師、或心理師尋求專業或情緒上的支持與援助。家屬也可以透過醫院所舉辦的家屬座談會來認識其他家屬,互相支持鼓勵,形成穩固的社會資源網絡。畢竟,一個人要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餘力再去照顧別人。

 

 

認識躁鬱症

文:林口長庚精神科 婦女身心醫學小組 蕭美君醫師

躁鬱症,是一種週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又稱情感型精神病,是次於精神分裂症之第二常見精神病。每個人一生中,可能之罹病率為百分之零點四。躁鬱症病因有很多理論,其中以生物學或俗稱體質病因較受重視,與一般認為受壓力或刺激才生病之觀念有所差距。最近因大眾媒體常提及’躁鬱’兩字,許多人誤以為躁鬱症是指煩躁(焦慮)和憂鬱,事實上,躁鬱症是指’狂躁’和憂鬱的交替或混合發作。

躁鬱症的症狀有那些?躁病時:情緒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要減少、易怒、喜爭論、易與人起衝突、過份慷慨、熱心,亂花錢、自認能力很強或言行誇張、活動量高。鬱病時:情緒低落、失眠、早醒、食慾減少、興趣減退、反應動作遲鈍、絕望、有不當罪惡感、有自殺意念或企圖。

躁鬱症的發病與腦內某些化學物質的作用異常有關,病人的情感變化,經常是找不出與環境有直接的關連。躁病發病約在二十歲初,鬱病發病年齡約在三十歲。若不加治療,躁病可持續三至六個月,鬱病症狀,可達六至九個月。躁鬱症能根治嗎?由於病因不清楚,目前尚無法根治,但可以藥物治療控制,穩定時若一般人,減輕症狀或發作次數。病患及家屬若及早接受治療,規則服藥,不因病情穩定而自動停止治療,可使病人維持正常穩定生活與工作。當你察覺到病人突然過份興奮,精力充沛,好爭論,易與人起衝突,過份慷慨、熱心,這就是情緒高昂的開始。

目前躁症的藥物治療,以情緒穩定劑為主,包括鋰鹽、帝拔癲、及癲通等等,後兩者雖為抗癲癇劑,但對躁鬱症之鬱或躁均有效。一般認為使用鋰鹽可達百分之七十左右預防發病效果。若是二年內發作二次以上,則考慮長期服用鋰鹽,有腎功能障礙或嚴重心臟病患者,不適合用鋰鹽治療。初服用時常會有手微抖、口渴、噁心、腹部不適、稀便等症狀,在服用鋰鹽持續一段時間後,多會自行改善。長期服用鋰鹽,少數人會有輕微甲狀腺腫大,需抽血檢查及治療。有些患者則有口齒不清、嗜睡、嘔吐、暈眩或腹瀉的情形出現,須考慮是否為血中鋰鹽濃度過高所起的中毒現象,須緊急送醫。

急性發病期過後,患者通常會恢復至平常樣子,這點是比精神分裂症預後好之地方。,然而,患者及其家屬常對疾病缺乏瞭解而自行停藥,造成發病的主因;也有少數患者因鋰鹽造成不適而停藥,致再度發病。此時應給予患者適度教育以建立對疾病之正確觀念,告知家屬如何給與病人適當支持,幫助患者養成服藥習慣。若是家人對患者採取敵視、過分批評或干涉之態度,易致舊病復發或惡化原有病況。

 

你能為精神疾病的親友做什麼?

 

以下取材自薛醫師部落格:

很多朋友經常問我,該如何協助他們週遭患有精神疾病的親友。因為他們知道精神藥物對這些人的病情康復並無什麼益處,可是又不知道能為這些人做些什麼。

 

我在這裡把一些原則整理出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找一位非精神科的醫師幫精神異常患者做個徹底的健康檢查。有一些身體疾病會導致精神異常,例如內分泌疾病、腫瘤、神經系統疾病、重金屬中毒等等。先控制或治療好身體的疾病。

 

2.帶患者到寧靜與空間開闊的地方靜養。狹小的病房或者牢籠只會讓病情越來越惡化。但記得要有人陪伴他,以防任何意外或傷害發生。

 

3.給予患者充足的飲食與營養補給。維他命B群、B1、C、E、鈣、鎂等等都是必要的。

 

4.確保患者有足夠的休息與睡眠。精神病患者經常有睡眠問題。越沒睡,病況就會越糟。可參考本部落格的另一篇拙作「不靠藥物治失眠」。有必要時,甚至要給予輕微的安眠鎮定藥物。睡得好,病況就會逐漸穩定。

 

5.遠離會壓抑患者的人。精神病患的生活中通常有一個或數個經常在貶抑、批評或傷害他的人。這些人可以說是精神病的導因或者刺激惡化因素。因此,讓患者與這些人隔離。陪伴患者療養的那個人則得是個有耐心、情緒穩定且不會貶抑責罵患者的人。

 

6.不要看電視或報紙。不接觸壞消息。

 

7.每天幫患者做「散步援助法」或「定位援助法」。這對病情會非常有幫助。各位可以到各地的山達基中心購買「援助法小手冊」參考,或者直接上課學習如何做。至少,每天早上要讓患者在外面沿路走一個小時。

 

8.若是患者原本已經在服用精神藥物,不要斷然停藥,這樣會有嚴重的「反彈現象」。請在醫師的協助下緩慢逐漸減量。

 

9.讓他做一些簡單的工作。視其能力而定,每天給予一些工作讓他完成。有事情忙的人,神智都會較健全。

 

以上這些原則都是參考自L.羅恩 賀伯特先生的研究資料。也是在幫助精神病患時最基本要做到的。這些原則也適用於憂鬱症或有其他情緒困擾的朋友。各位有心人就請告訴有需要的人這樣做吧。

很憂鬱怎麼辦—你該如何幫助憂鬱的人

 

由於藥廠與精神科醫師的鼓吹宣傳,最近一堆人都在懷疑自己有憂鬱症,急著去看診吃藥。但很多人吃藥之後卻出現許多副作用,感覺更糟。不管你現在有沒有在服用憂鬱症藥物,都按照下面的方法做,你一定會好轉。

 

如果你週遭有為此困擾的親友,你就教他做這些步驟。但是要持續且徹底執行,至少兩週。不要隨便做幾天就認為沒用不做了。

 

u 找個可信 賴的 醫師做全身健康檢查。越詳細越好。特別要注意有無慢性疾病。身體問題或疼痛不適都會影響情緒。身體疾病會讓精神問題更惡化。

u 調整生活作息。睡眠要規律而且要睡飽。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憂鬱情緒。

u 規律飲食。只吃有益健康的食物。食物必須有豐富蛋白質。

u 維持固定的工作。沒事也要找事做。忙會讓人注意力外放。閒久了容易內觀,身體或心理就開始生病。

u 每天早晚服用高單位維他命B群與100毫克的維他命B1(每天共200毫克)。並加上維他命C 500毫克。這會抗壓與穩定情緒。

u 每天三餐服用深海魚油。最多可達每日六顆。醫學研究報告顯示,魚油效果勝於抗憂鬱藥物。

u 不要看電視與報紙。要戒這點有點難,但卻是提昇心情的特效藥。

u 整理居家環境與工作場所。把自己一直想完成的瑣碎事項逐一做完。這會讓你感覺好很多。

u 與所有朋友與親人聯絡聯絡,特別是那些被你忽略許久的人。寫信、打電話或親自拜訪都可以。

u 避開那些經常會貶低、壓抑、批評或責難你的人。很可能這樣做你就好了。

u 每天一定要到外面散步一小時。最好在清晨。不是騎車或開車喔。

u 每天到院子或空曠處往遠處丟東西。丟個半小時。

u 每天做一下運動,曬曬陽光。

u 每天幫憂鬱的人做「定位援助法」。

u 若沒在服用精神藥物的話,可以幫他做「戴尼提聽析」,這是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憂鬱的根源在於心靈,當然是往心靈中找答案。

 

 

認識憂鬱症              作者: 秀傳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彥均醫師

  
憂鬱症也被稱為「心的感冒」,常因為一般人視為「精神病」,而自己不敢承認,錯失及早治癒的良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發現,平均每一百人之中,就有三人罹患憂鬱症,其中因憂鬱症所帶來的身體酸痛,甚至自我毀滅的例子比比皆是。

憂鬱症並非個性抑鬱、內向寡歡者的專利,情緒起伏大也是致病的根源。平日工作狂熱、深獲人緣的人,同樣可能得病,因為長期送往迎來,過於配合周遭氣氛,在不知不覺中就逐漸失去了自我。

一般常見的憂鬱症有下列幾種:一、暴飲暴食或沒有食慾,使得一個月內體重改變5%以上。二、每天都嗜睡或失眠。三、行為躁動不安或呆滯遲緩。四、每天都覺得疲倦、虛弱無力、沒有精神。五、過多的罪惡感,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六、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判斷力變差,無法下決定。七、自殺念頭。

有的憂鬱症嚴重到妨礙你的職業或角色功能。也有的是精力無窮,不需睡眠,話多,計劃多,好管閒事,誇大,揮霍。或是經常愁容滿面,缺少快樂經驗,常擔心自己能力不足。還有人不會表達感受,欲被身體的不適深深困擾,常因胸悶、腸胃道不舒服四處求醫,卻找不到任何適合的疾病診斷。秋冬之際,憂鬱症特別明顯,並有倦怠,嗜睡,暴食等症狀。

若有上述的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應儘速找醫師診治,接受藥物治療往往有不錯療效,最重要的是勇於面對自己的問題。

 

補充內容:

增加營養也能幫助治療憂鬱症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 2006/11/25 00:00

很多憂鬱症病人仰賴吃藥控制憂鬱症,但澳洲醫生發現,注意飲食、增加營養也能幫助控制憂鬱症。

澳洲雪梨大學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多吃魚跟攝取魚油跟維他命,可以幫助控制憂鬱症。

研究人員說,魚油富含不飽和酸,而不飽和酸可能對抗憂鬱症,此外,研究人員也建議憂鬱症患者,維持均衡飲食,從食物中攝取維他命。

 

認識憂鬱症請看另一篇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soez2374547/article?mid=1810&prev=1812&next=1808&l=f&fid=9